年輕人不想來我公司


年輕人不想來我公司

這是我最近幾年的苦惱,也是傳統IT大廠面臨的問題,人才都被新世代的公司吸走,究竟是哪些公司成了年輕人的吸票機,值得來看一下。

不分行業調查National Society of High School Scholars (NSHSS) 2016年的Millennial Career Survey(主要是美國地區),千禧世代的年輕人最嚮往的公司,我很驚訝發現居然3M是第一名,它可是第一次出現在這個名單裡,馬上就把2015年的冠軍Google給比下去,調查報告說主要歸功於3M針對新世代大力推廣其創新與科技應用,與新世代消費族群的喜好有強烈的連結性,頗獲年輕人好感。


仔細看名單,這個調查反應出不同於一般人的刻板印象(至少我個人是),對於新加入職場的年輕世代,醫療、政府單位與科技服務業並駕齊驅,同為嚮往的職業起點。同時個人認為,FBICIANSA應該要好好感謝好萊塢的大力吹捧,年輕人都想當007,當英雄,有夢最美!

再來看一下2017年的統計,這次觀察 Linkedin的調查,也是以美國為調查對象,不限於職場新人或舊人,最吸引求職者進入的公司排名如下:
  1. Alphabet (前身Google
  2. Amazon (亞馬遜)
  3. Facebook (臉書)
  4. Salesforce (全球知名CRM雲端服務供應商)
  5. Uber (不用介紹了吧!)
  6. Tesla (我也好想要有一台)
  7. Apple (蘋果電腦)
  8. Time Warner (時代華納)
  9. The Walt Disney Company (華德迪士尼)
  10. Comcast NBCUniversal NBC環球集團)
  11. AirBNB (應該已經很多人試用過自由住宿,我個人覺得還不錯)
  12. Netflix(網飛,著名網路視訊點播公司)
  13. McKinsey & Company (著名商業顧問公司)
  14. Dell Technologies (戴爾,這幾年有很大變化)
  15. Workday (專精於財務與人資管理的軟體公司)
  16. Under Armour (最近幾年很紅的運動用品公司)
  17. Twitter (推特)
  18. CBRE (做房地產的)
  19. VISA (金融與資訊)
  20. JPMorgan Chase & Co. (金融業大咖)
  21. JLL (另一個做房地產的)
  22. BlackRock (很有意思的一家金融資訊服務公司)
  23. Stryker (醫療器材)
  24. Abobe (好像翻譯成奧多比,大家都在用的文件服務軟體)
  25. Capital One (美國一家金融控股公司)

這個調查跟NSHSS差異頗大,但比較貼近職場上大家一般的認知,科技、媒體與金融業還是主流,且不論其公司福利為何,基本上這些公司的明顯特性是有話題、輿論關注高、接近消費族群、媒體能見度高的一群企業。

其中有些公司在排名上很前面,但實際上其實對求職者的參考意義不大,這些公司名聲大但人口數小,例如AirbnbNetflixWorkdayTwitter等全球員工都只有幾千人,UberFacebook也只有一萬多人,不管他排名有多高,像我們當年考大學一樣,有些學校科系很優秀,但錄取的名額有限,有能力的人很多都會把這些志願填的很前面,但錄取機會就是少。

我們來看一下台灣的調查,這是出自於《Cheers》雜誌發布的2017年「新世代最嚮往企業調查」,調查結果又與上述兩個大不相同。



台灣的調查結果顯示多樣性的選擇,媒體文化產業、資訊業、科技、製造、觀光、零售、泛官股企業等產分布廣,相對比較沒有特定哪些產業是求職者最青睞,台灣這個數據看似稍微無趣一點,反應台灣地區特有的文化與市場需求,相對比較本土化,這跟我們的市場規模、產業特性、政治文化與世代的發展等都有些關連性。

最後來深入看一下特定產業,同一個調查裡,抽離出我比較熟知的領域 泛資訊相關產業(包含資訊服務、電腦、網路、電商、雲端、遊戲等產業),Google還是引領風騷,微軟還算撐住面子,傳統資訊服務業大廠,我的老東家IBM已經不敵像博客來、橘子、Line、阿里這種專業的新數位媒體與消費平台公司。

講到這裡,要回到本文章的主題,年輕人對我公司沒興趣這件事!諸位不難發現,在這幾個調查裡都反應一個殘酷的現實,新數位經濟早已成為媒體的新寵兒,這些媒體能見度高的公司,徹底擊潰了傳統的資訊服務企業。
(可惜蔽公司向來很低調,沒什麼能見度。。。)

現代資訊產業裡,像我們這樣的公司已經是傳統產業,求職的年輕人不想來不是沒有原因的;也不是只有我們公司這樣,老字號的IT巨人也是如此,對年輕人的號召力早就不是十幾二十年前那樣趨之若騖。

我有幾個朋友在一些新世代的IT服務公司任要職,有些還是總字輩的優秀領導者,跟他們比起來我們公司顯得老派,這是年輕人不想來我們公司最表面的原因之一。年輕人喜歡去Starbucks打工,喜歡去網紅平台Show自己,喜歡去搞電玩Cosplay,越來越少人願意規規矩矩坐下來做個傳統資訊工程師,談客戶需求、做方案、寫規格書、分析設計與撰寫程式的工作。

十幾二十年前我們這種西裝筆挺,稱得上人模人樣,老媽覺得帶去提親有面子,看似專業的工作,現在沒人要來。。。

今年初我的專案部門的經理提出兩個職缺,要找銀行帳務系統的應用開發人員,重要條件只有兩個,要懂程式開發跟銀行經驗,兩個月後我跟這部門主管說,把這兩個條件都拿掉好了,只要對程式開發有經驗即可,再兩個月過後,我請人事部門把條件放寬為大學相關科系畢業,無經驗可,到目前這個職缺還沒補齊。

我原本以為是因為高端程式開發人才難找,後來我才發現,是年輕人不一樣了,我再怎麼放寬聘用標準也很難找到優秀的年輕人。年輕人想要做的是更有變化,更能符合個人特質與興趣的工作,像是有未來感的AIVR、穿戴技術、無人技術等;接近消費族群的,例如社交媒體、直播、電玩、媒合、電商等;引導潮流的產品或服務,例如App、移動服務、支付、雲端、網路新創等等。

這些有變化的工作,是很重要的行為與文化變遷的指標,20年前傳統舊思維裡專業、穩定、收入、制度、國際化等特性,我猜這些都已經不是年輕世代選秀的首要條件!(剛好蔽公司強項都是這些

我擷取Harvard Business Review, Brandon Rigoni, Ph.D. and Amy Adkins, 2016年的一個文章 – What Millennials Want from a New Job講千禧世代的年輕人找工作的選擇條件,其中一段話我個人覺得寫的很到位 – “…Millennials are consumers of the workplace. They shop around for the jobs that best align with their needs and life goals. More than ever, employers need to know and act on the factors that make their company appealing to these candidates. …”它反應了現在新世代的求職者在看工作這件事,已經不單純是找一份職業,而是在找一個夥伴,一個可以共同成長的職業伴侶。

講到這裡,大概可以解釋了為什麼傳統的資訊服務業落後了,想招到優秀的年輕族群越來越困難,多樣的新型態公司如雨後春筍出現,選擇性多,年輕人對於生涯規劃的定義與執行方法也歷經轉變,傳統公司如何找喚來輕人的心確實是莫大的挑戰!

文章到此先告一段落,下回我想談怎麼改變這個思維,舊瓶裝新酒,吸引有潛力的年輕人到我們這樣的『傳統產業』來服務。

/老林

關於作者:
目前擔任美商優利系統副總經理、企業應用服務事業群總監
曾任Dell亞太區技術支援中心資深協理、IBM大中華區協理、IBM台灣經理
長期從事企業數位轉型服務、網路金融、全渠道服務、客戶關係、與智能化科技






留言

熱門文章